伊朗军购策略大调整!最新消息显示,伊朗议会一名议员近日透露,该国已正式采购中国制造的红旗-9B防空导弹系统金猪配资,目前正等待批量交付。值得注意的是,伊朗此次军购并非单押中国装备,而是同步引进了俄罗斯的米格-29和苏-35战斗机,展现出独特的东西方平衡采购策略。 这种混搭式军购背后,反映出伊朗深层次的战略考量。一方面,通过同时采购中俄装备,避免在国防安全上过度依赖单一国家;另一方面,也体现出伊朗对以色列可能发动的空袭行动的高度戒备。特别是去年以色列对德黑兰的突袭行动,让伊朗意识到必须尽快升级防空体系。 不过,这种采购方式也存在明显短板。由于中俄两国的武器系统采用不同标准,米格-29、苏-35战斗机无法与红旗-9B实现数据链互联,难以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。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为何伊朗不直接采用中国的红旗-9B 歼-10C组合?
深入分析发现,伊朗的选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: 首先,苏-35的采购计划早在2019年印巴空战前就已敲定。当时伊朗尚未充分认识到歼-10C的卓越性能,而俄罗斯为换取伊朗的军事援助,在价格上做出了较大让步。这种捡便宜的机会,伊朗自然不愿错过。 其次,从成本角度考量,歼-10C的引进门槛较高。随着该机型在实战中表现获得认可,其出口价格水涨船高。据估算,配套引进歼-10C需要同时采购霹雳-15E空空导弹,新建全套后勤保障体系,培训飞行员和技术人员,整体投入远超预算。相比之下,继续执行既定的苏-35采购计划更为经济实惠。 值得注意的是,伊朗还额外采购了被称为机场保卫者的米格-29。这款战机作战半径仅600公里,主要用作过渡机型,目的是让飞行员提前适应俄制战机操作,为后续接收苏-35做准备。 面对以色列的F-35隐身战机威胁,伊朗将防御重任主要寄托在红旗-9B身上。该系统的H-200型双波段雷达具备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,若配合米波雷达使用,反隐身效果更佳。伊朗的防御构想是:先由红旗-9B完成对隐身目标的探测和首轮拦截,再由苏-35实施补充打击。 虽然中方尚未官方确认这笔交易,但参照以往军售案例(如对埃及的红旗-9B出口),中国向来采取低调确认的做法。若交易属实,伊朗将成为中东地区第三个装备红旗-9B的国家。此前,埃及将该系统部署在西奈半岛,卡塔尔也已完成列装。 当前中东安全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。随着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防务协议,由中国装备构建的防空体系正在该地区快速扩展。红旗-9B、歼-10C等中国制造武器,逐步成为地区国家对抗以色列空中优势的重要依仗。这一趋势标志着中东防务格局的重大转变:美国不再独占地区安全主导权,中国军工体系正为中东国家提供第二选择。当沙特、埃及、伊朗这三个地区大国纷纷转向中国装备时,中东的地缘战略版图已悄然改写。未来,随着更多中国防空系统的部署,以色列空军在该地区的行动自由度或将受到显著制约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